• 首页
  • 走近我们
  • 新闻中心
  • 专业方向
  • 产品中心
  • 解决方案
  • 视频中心
  • 成功案例
  • 服务合作
汉默生智能
  • 首 页
  • 走近我们
    •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资质和荣誉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公司新闻业界动态媒体报道
  • 专业方向
  • 产品中心
    • 2025智能制造系列智能驾驶仿真系统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平台3D打印设备系列三维扫描系列VR虚拟仿真系统分析检测仪器仿真软件系列
  • 解决方案
    • 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工业智能信息化方案
  • 视频中心
    • 服务概述服务细则服务内容
  • 成功案例
    • 虚拟交互教育创新中心创新项目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项目
  • 服务合作
    • 专业共建科研合作进口代购

解决方案

立足高校,放眼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解决方案-工业智能信息化方案

解决方案Solution

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
工业智能信息化方案
工业智能信息化方案

全自动化流水线建设方案

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市场规模300亿美元,全球工业机器人在2017年销量为38.7万台,同比增长31%,中国则安装了约13.8万台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58%,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德国增长了8%,美国只增长6%,这数据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在2018年,机器人技术支出将达到940亿美元,占整个2017-2021年预测支出的90%以上。2018年全球机器人和无人机解决方案的支出将达到1031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2.1%。

2019年,有关机器人的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将成为支出总额超过800亿美元的主要行业。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占机器人支出的最大份额(超过70%),其次是服务机器人和消费机器人。

2020年,全球将有300多万台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增长速度令人惊叹,作为机器人消费大国,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我国机器人需求将占全球需求40%。另外,今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到300亿美元。

IDC预计,到2021年,这一支出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18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5。

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机器人地理市场,中国将提供超过30%的机器人支出,接下来的是亚太地区的其余部分、美国和日本。中国(55.5%复合年均增长率)和其余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和日本) (62%复合年均增长率)的强劲支出增长将在2021年之前将这两个市场内的资金投入超过西欧。工业机器人“中国制造2025”也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强力技术手段。

二、智能工业机器人实验室重要性

“工业 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 3D 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信号给中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而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等因素。迫使将技术走入学校打造在校应用型人才、劳动力供给改革和国家政策支持,正助推工业智能产业快速成长,带有定制特性的智能装备将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人力替代,即工业智能化,工业 4.0 智能装备迎来春天。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基本趋于一致,都认为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技能短缺、生产标准化及效率、工作场所安全,以及跟上企业不断加快的步伐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中国机器人密度的发展在全世界最具活力。2020年之前跻身全球十大自动化国家之列。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将达到每万人150台。

三、智能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紧迫性

1、国家政策导向

依据工信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出具的相关文件精神提出,为适应产业技术的发展要求,国家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工程应用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的任务措施。确立了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 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工程应用型技能的积极性。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由此可见,现代化工业 4.0 生产系统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是顺应工业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机器人技术是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我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调整,生产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属于国家战略性高技术,是多项前沿技术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家应该制定长远政策加以规划和发展。

二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工程应用型标准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做到学 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联盟建设, 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机器人应用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诸多学科,只有将国内所有力量组织起来,群策群力,才能培养出高新技术人才 。

三是创新工程应用型教育模式:扩大工程应用型院校在专业设置。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工程应用型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纵观整个教育的改革措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应用型教育对社会经济,企业提质增效具有最直接、最紧密的关系,更是实现生产方式变革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加快发展现代化工程应用型教育是提高制造业和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战略举措。

2、制造业的困境

近 5 年来,市场从相对稳定型转向动态多变型。市场的需求和企业产品特点表现为: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需求趋于顾客化。在这种动态竞争全球化的市场和“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环境中,我国的制造工业应用情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制造企业不再追求劳动力的廉价,而是努力获得高精高效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手段。 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迫使企业努力寻找一种具有高自动化、高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零件加工制造系统来替代,低能低效、重复性简单、人口密集型的传统制造方式,(即机器人应用生产)。用最短和最直接的生产方式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响应,并使包括厂房、设备及人力在内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达到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整体优化提质增效目的。

调查显示,目前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州地区各企业设备维护、维修和管理类设备保全人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综合技能不强的问题,掌握现代自动化设备维护维修、工业机器人设备应用与维修技能的人才更是稀少,严重制约了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效率。

四、智能工业机器手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方向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企业机器人技术相关岗位的技术人才,应具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用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操作实践经验,能服从生产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2、职业方向

(1)主要就业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操作、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管理。

(2)辅助就业岗位:生产线的日常维护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

(3)发转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开发、维修、机电设备销售、技术支持等岗位。

五、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室构想与目标

1、建设思路

根据院系发展规划,着力提高教学与专业建设,本实验室建设方案充分体现机器人发展趋势与应用动向,所展示的机器人类型丰富,涉及内容全面。以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为核心设施,注重基础训练,适当兼顾未来应用的新型机器人,拓展学生视野。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特色明显,具有示范代表性的机器人主题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总体采取分区教学模式,包括:基础训练区、应用综合实训区、拓展展示区。三部分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由浅入深,由单机到系统,技术具有连续性。由实验平台模拟到实际工业现场应用,由工业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让学生逐步掌握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应用与操作、工业控制与运动控制等机器人实用技术。在掌握机器人高级技术应用的同时,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故障检测维护能力。

2、开展项目

(1)RV减速器(机器人核心部件)拆卸和装配

(2)工业机械手(机器人重要组成部件)拆卸和装配

(3)模块化机械企鹅人机械本体拆卸和装配

(4)机器人点到点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

(5)各种创新性机器人的构造与搭建

(6)机器人工业现场应用模仿(基本工作流程举例:自动上料、自动运料、机器人智能识别、取料、码垛、空载返回等)。

六、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室特点与功能

1、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室特点

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室能满足大中院校教学实践综合应用实训需求、1+X运维编程实训需求、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专业技能赛事需求。

2、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室功能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室

采用院校原有电脑培训教室的50台电脑安装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最低配置I5 6500CPU、8G内存、2G独立显卡、256G硬盘),让学生在电脑上对机器人拆解仿真、焊接编程应用仿真、多功能编程应用仿真、系统集成应用仿真操作。(100人招生规模,投入50套仿真软件)。

实训室采用15米长,10米宽独立空间,墙壁装饰工业机器人专业宣传标语,屋顶装修环形彩灯。采用四套多功能实训平台,配置15种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实训模块,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技术、各种典型的作业工艺、典型的外设和通信接口技术等。其承担的主要实训项目有:工业机器人初始化与参数设置,工业机器人I/O分配与接线,工业机器人与PLC的I/O通信,工业机器人安装与接线,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打磨、码垛、装配、压铸、搬运、轨迹绘画、仓管系统、传送带、焊接、传感器技术、夹具快换、机器视觉应用、PLC 控制技术等多工艺的教学。

八、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实践及教学资源

1、智能工业机器手实训实践

(1)校内实训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因此,要驾驭工业机器人及其外围设备,必须以机械、电气、电子等基础技能为抓手,按照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配合通用技能实训室,如电工实训室、模电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电机控制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CAD/CAM实训室和机械拆装实训室等,通过实训使学生完成通用工作的基础技能操作并达到要求,为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技能实训打下良好基础。

为使学生成为与工业机器人设备安装、编程、调试、操作的高技能人才,校内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遵循教学装备具有典型的教学代表性,实训内容由浅入深、虚实结合的原则。工业机器人实训的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基础认知实训、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与操作实训、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实训、工业机器人实训站实训等。学生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安装使用、编程调试和维护保养,毕业时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2)校外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巩固已学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劳动观点,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进行符合实际工作条件的基本训练,从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建立市场经济观念;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前获得工作经验。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原则,双方共同填写“顶岗实习鉴定意见”。鉴定分两部分:一是企业对学生的考核鉴定,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工作报告并结合日常表现进行的评价鉴定,占总成绩的30%。

学生的顶岗工作可以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或岗位间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并签字确认,加盖单位公章。学生每更换一个单位或岗位,应填写一份鉴定表。学校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各企业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在每个岗位,学生要写出工作报告,学校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报告及时进行批改、检查并给出评价成绩。

顶岗实习作为一门必修课成绩纳入教学管理,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顶岗实习不及格学生不予毕业。对严重违反实习纪律,被实习单位终止实习或造成恶劣影响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对无故不按时提交实习报告或其他规定的实习材料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凡参加顶岗实习时间不足学校规定时间80%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教学资源建设

方案一

项目

明细

数量

单位

备注

硬件
(设备)

迎宾机器人

1

台

激光导航、语音及语音导入功能

拆装机器人(6轴5公斤)本体

2

台

拆装与故障排除展示教学

拆装机器人(6轴5公斤)工作台

2

套

配合拆装机器人(包括夹具、工具、扭力扳手、皮带张力测试仪)

综合实训工作台(1+X功能)(配3-5公斤机器人臂展900mm)

4

套

具备1+X教学功能设备,每50名学生配置1台(2023年160人实训课,2024年200人实训课)

讲义
软件
师资

课程方案

1

套

版人才培养方案

核心课程讲义

1

套

PPT全套讲义(时时更新)讲师上课时提供

仿真软件

50

套

投入AR_Robot仿真软件,每年100名招生配50套

派遣授课讲师

2

人

每50名学生配置1名讲师进行3个月每届授课,随学生增加扩大投入

 

方案二

设备/设施

名称

数量

备注

RV减速器拆装实训装置

4

RV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用于减速器的拆装、结构分析、负载及转速性能测试等试验

注:设备应含专用拆装工具

模块化可拆装机器人

2

每一模块可以单独控制,用于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认知,机器人机械本体拆装、运动轨迹控制,机器人的搬运、装配等试验

模块化创新组合机器人

4

模块化、组件式机器人套件,通过多种典型的机器人构型机器控制系统搭建指导,由浅入深的指引学生搭建各种机器人,用于产品创新设计及各类竞赛的指导与训练。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

1

包括工业机器人、运料机器人、托盘生产线、工件盒生产线、视觉和立库等六大系统,每个模块可独立运行,又可联网操作,实现工业生产现场仿真模拟

多媒体教学系统

1

教学用电脑、多媒体中控系统、投影仪、投影幕布、多媒体中控讲桌、教师用椅子

电脑配置:Intel四核处理器,4G内存,硬盘大于160G,19寸液晶显示器,独立显卡

教学实验桌

10

 

学生椅

50

 

空调

1台

5P

文件柜

2个

放置耗材、资料等

 

走近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资质和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公告通知
公司新闻
业界动态
媒体报道
专业方向
先进智能制造
增材快速打印
逆向工程
无损检测
产品中心
2025智能制造系列
智能驾驶仿真系统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平台
3D打印设备系列
三维扫描系列
VR虚拟仿真系统

汉默生智能

电话:18602740866

邮箱:20317670@qq.com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未来公馆A座1701

Copyright 2015 © 武汉汉默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后台

友情链接: